熊猫是猫科动物吗
熊猫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它的数量已经非常的稀少了,而且这种物种之存在于中国,其他国家是没有的,并且熊猫那种可爱的形象一直都深入人心,那么熊猫是猫科动物吗?
熊猫不属于猫科动物。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
大熊猫是猫吗?为什么?
大熊猫不是猫,是熊类动物。
在动物分类上,大熊猫被分在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是该属中唯一的物种。关于大熊猫的分类地位争论长达一百多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渐渐的平息下来。目前认为,大熊猫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不再归属于熊科了。
大熊猫这种动物的历史可是非常之久远的,可追溯到800万年以前,其祖先便是始熊猫,是一种熊类动物,并不是猫类。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与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有关),吃肉的始熊猫进化成为了几乎以竹类为唯一食物的动物,其身体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至于为什么是大熊猫这样一个名字,其实也是非常戏剧化的,它的真名其实应该是叫猫熊的,而熊猫是一种错误的叫法。据了解,当初在为熊猫标本写名字的时候,上面是一排拉丁文,下面的中文学名其实是“猫熊”。而当时的中国人中,还有许多人按照古时候的人的书写习惯,喜欢从右至左的读,于是,“猫熊”就成了“熊猫”。然后,就将错就错,熊猫就诞生了。
后来,因为另一种浣熊科动物被命名为“小熊猫”,就又在“熊猫”名字的前面加了一个“大”字,成了“大熊猫”。
猫属于食肉目、猫科,与狮子、老虎、豹子、猞猁等是同一类。而大熊猫显然与猫科动物相差太远。
熊猫是猫科动物吗??
不是猫科,是熊科。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猫科动物
熊猫是猫科动物吗?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最近的DNA分析表明,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国内的认可。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它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总结一下:熊猫不属于猫科动物,属于熊科的早期分支“大熊猫科”。
希望能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