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姚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黄桃古镇处于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程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
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旺发达。
黄桃古镇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国家5A级旅游景区,距离贺州市区4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黄姚古镇方圆3.6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发祥于宋朝年间,有着近1000年历史。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景点有广西省工委旧址,古戏台,安乐寺等。
2007年,黄姚古镇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景区,后在2022年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桃古镇
黄姚古镇简介及详细资料
历史沿革
黄姚,古时随县居南越地。
黄姚古镇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置苍梧郡,辖临贺、猛陵等县,黄姚地属临贺地。
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年),梁武帝萧衍析今昭平县地马江以上至平乐县南面置静州,辖梁寿、静慰二郡,并在二郡中设龙平、安乐、宁新、博劳、荡山五县,黄姚地属荡山县辖。
隋场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撤销静州,将安乐、博劳、宁新三县撤并人龙平县,荡山县部分归龙平县,部分归贺川县,黄姚地受龙平县辖。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静州,并将临贺、平乐等地设定昭州、贺州,黄姚地受昭州龙平县辖。
五代十国时期,虽经战乱,但州治如唐代制,黄姚地届龙平不变。宋仁宗时期平定依智高之乱后,静、昭、贺三州的社会趋于安定,宣和六年(1124年)将龙平县改名招平县,意谓招抚平定,后将"招"字改为具有光明、明亮之意的"昭"字,定名为昭平县,黄姚地属昭平县辖。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将昭平县划分为里管理,黄姚属宁化里辖。
清咸丰十年(1860年),地方多故,县办团务,将全县划为十区,以预、备、财、恒、足、关、防、乐、太、平十个字为区名,黄姚属"关"字区辖。
民国十五年(1926年),广西实行区乡保甲制度,全县分明源、黄姚、马江三大行政区和二十三个小乡镇,在黄姚区设立黄姚镇,届黄姚区辖。
解放后,1950年4月,昭平全境划分为一、二、三、四区,其余二十三个乡镇仍按解放前区划不变,黄姚镇属二区管辖。
1959年9月改称为黄姚人民公社。
1984年7月,将原黄姚公社拆为黄姚镇和巩桥乡。
2003年黄姚古镇景区正式成立。
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景区。
古镇价值
黄姚古镇里的门楼、古戏台、古街、古井、民居、宗祠、庙宇、桥、亭、匾等有形建筑遗产,特别是作为整体出现的古镇聚落环境。古镇明清古建筑保存有300多幢,面积达1.6万平方米,完整保存8条石板街,全部用青石板砌成,全长10多公里。还有亭台楼阁10多处,寺观庙祠20多座,特色桥梁11座,楹联匾额上百副。古镇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其设计建造匠心独运,从建筑学上说也是一笔宝贵的遗产。
黄姚古镇(2017) 环境布局 总体布局
黄姚古镇东部姚江两岸是古镇的主要生活和公共娱乐区,姚江以西, 兴宁河以北,小珠江以南地区是商业区。古镇由龙畔街、中兴街、商业街区三块自成防御体系的建筑群组成。这三处建筑群又通过桥梁、寨墙、门楼巧妙地连线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风水布局
黄姚古镇周围酒壶、真武、鸡公、叠螺、隔江、天马、天堂、牛岩、关刀等九座山脉,从四周聚向古镇。三条小河姚江、小珠江、兴宁河交汇于古镇。黄姚古镇的居民主要来自中国东南地区,村镇的选址深受东南地区汉族风水文化的影响。黄姚古镇被群山环抱,被绿水绕行,具有东南风水理论所要求的全部要素。
布局特点
黄姚古镇同姓民居建筑多以祠堂为中心修建并向外辐射。黄姚古镇现有八大姓氏,九个宗祠,两个家祠,民居建筑多为同一姓氏围绕祠堂周围居住。
古镇居民多为明末清初因避战乱或经商等原因迁徒至黄姚的移民,迁至黄姚后多以经商为生,家境普遍富裕。因此在住宅的建筑考虑上,更多的是出于抵御战乱与盗贼抢掠财物的防御与安全需要,无论是单体还是整体的建筑布局都有着较强的防御功能。
建筑群的功能各有分区:龙畔街、中兴街主要是大户人家的生活区,安乐-金德-迎秀-连理-大然街是商业贸易区;姚江两岸的公共建筑是休闲娱乐区。
古镇保护
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批覆同意实施贺州市《黄姚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要求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的要求对黄姚历史文化名镇及其文物进行管理。
黄姚古镇在有规划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景区内外的景观,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破旧的建筑或景观妥善地修复,尽量恢复原来的面貌。对古镇风景名胜区内的古建筑、古树名木、古墓葬、摩崖刻、革命遗迹和其他重要的人文景观设立保护标志,落实防护措施。
民俗活动 舞鱼龙
每年的大年初二,黄姚古镇的居民自发地集中一起,参与舞鱼、舞龙、舞狮、 舞龟蚌以及表演光对阵、五花阵、提灯等传统活动,共同祈福新春,庆贺新年。提灯晚会当地也称舞鱼龙,由上千人的游行表演队伍组成,他们在游行前进中向观众展示光对阵、唢呐、提灯、五花阵、扮饰、万事、扮龙、舞板凳龙、舞狮、舞鱼、舞龙等近20个当地民间传统表演节目。
黄姚古镇的建筑 五月初五
在黄姚古镇,过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插菖蒲,并在水缸里泡菖蒲的根,据说泡过菖蒲的水可以防治邪毒、虫蚁。晚饭前还在墙根墙角放一些雄黄,可以防蛇毒。
七月十四
七月十四"中元节"是黄姚古镇当地可以和过年相媲美的节日,一共要过两天。十四晚上,男女老少都会聚到带龙桥头到兴宁庙的那一段河边,观看放灯。到了十五的晚上,人们又聚在河边,在放灯结束后年轻男女会跳下河抢柚子灯,把抢到的柚子拿回家和家人分享。
九月初九
九月初九重阳节,在黄姚古镇又叫做"老人节"、"登山节"、"重逢节"、"牛王节"。这一天,人们会相邀前去登山,又是故人重逢的好日子。
特产
黄姚豆豉
黄姚豆豉,因产于黄姚古镇而得名。历经十几代人的研究,选用黄姚镇特有的黑豆、仙井泉水和土著人古老独特的手工艺精制而成。
黄精及黄精酒
黄精为"黄姚三宝"之一,既是药材,亦是野菜。 黄精酒是黄姚镇传统饮料酒,也是昭平"三宝"之一,它是由黄精与酒泡制而成的。
主要景点
广西省工委旧址
广西省工委旧址位于古镇宝珠观内。 1944年冬,日本侵入广西,桂林沦陷(桂林是当时省工委所在地),广西省工委在钱兴的领导下迁至黄姚,以宝珠观做隐蔽地开展工作。当时随省工委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等大批知名人士。为纪念这一段历史,广西省人民 *** 把宝珠观定为广西省工委旧址,并于1990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古戏台
古戏台位于姚江边,宝珠观东侧。 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也就是1524年的黄姚古戏台。它属单檐歇山木石砖瓦结构,整座戏台平面呈"凸"字形,是一座八柱式,带后台、厢台、边栏的亭阁式戏台。
鲤鱼街
鲤鱼街位于古镇东面的鲤鱼街路中。 古时候,工匠们在铺砌石板街时,遇到了一块突起的天然岩石,于是他们将这块石稍加修饰,凿成了这条长约2尺的鲤鱼,称之为"盘道石鱼"。这条街也叫"鲤鱼街"。
仙人古井
仙人古井距离源头鸡公山约两三公里,占地约50平方米,有1米多深,分为5口。 古镇上的人把这井的水称为神仙水。第一口井是专供居民饮用的,第二口井是洗菜用的,第三、第四、第五口井是洗衣服、洗农具用的。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为"取水节",那天的中午十二点钟以前,镇上的民众都来这里上香取水。
安乐寺
安乐寺在黄姚安乐街。 明朝万历26年(1573年),土人为排斥到这里谋生的汉人,经常出来抢掠钱财,于是他们以鸟羽檄(急文)呈上,请知事和府台知府派官来治理,当时知府派千户李道清率官兵讨平了土民之乱。为了感激平定叛乱之有功官兵,黄姚民众集资建了这个寺,起名"安乐寺",立寺公神像(李道清)永远纪念。当时是清朝初年(1644年),至今已有360多年历史了。
钱兴烈士像
钱兴烈士塑像矗立在黄姚镇宝珠观 *** 广西省工委纪念馆前的小广场上,塑像高3米,玻璃钢塑造。塑像基座高2.6米,宽1.5米,台基边长1.1米,台下阶梯三级总高0.5米,为花岗岩结构。 这一尊塑像是为了纪念 *** 广西省第一任工委书记钱兴于1986年兴建的。
守望楼
守望楼在龙畔仙山祠下。 这座城楼是黄姚古镇的一个关键城楼,这城楼的作用就是守关、辽望。每逢初一、十五,都有人到此处来上香,祈求平安。
司马第
司马第位于龙畔街52-53号。 这里的"司马"不是姓氏,而是官职。"司马"有几种解释:一是兵部尚书的别称;二是府州通判的别称;三是同知的俗称。据史料记载,这户人家姓莫,明朝时当的"司马"官,即是府州通判。
龙爪榕
龙爪榕,常绿乔木,有气根,因其气根形似龙爪而得名,已有500多年树龄。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距离贺州市区4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
黄姚古镇方圆3.8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发祥于宋朝年间,有着近1000年历史。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景点有广西省工委旧址,古戏台,安乐寺等。
黄姚古镇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景区。
旅游指南 门票
门市价:100元(人)。
交通路线
自驾路线
桂林至黄姚:(用时2.5小时) 桂林(桂梧高速、梧州方向)--黄姚出口(2KM)--黄姚古镇
梧州至黄姚:(用时1.5小时))梧州(桂梧高速、桂林方向)--黄姚出口(2KM)--黄姚古镇
旅游专线
桂林:早上8:30左右,到各酒店接游客。
黄姚:下午14:00左右,在黄姚钱兴广场发车,返回桂林。
黄姚古镇你去过吗?
没有去过,还不知道在哪里?
去黄姚古镇的人我想会有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而这两种感受到的画面感人截然不一样的!
第一种会非常的后悔和不喜欢,首先进古镇要收相对很贵的一笔门票,这让刚进门内心就会感觉有点排斥,然后进去之后,会发现原来已经各种商业化卖东西,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就会觉得非常的后悔!
第二种人会非常的喜欢,因为去黄姚古镇的目的不同,第二种人去的目的主要是去慢慢体会,住下了慢慢走走看看,有时候一条青石板路都可以在那里拍照半天,所以看到点点滴滴都会很用心去体会,不在乎其他的东西。
所以很多朋友去了黄姚古镇,回来有一部分会说很后悔,却有一部分人又说非常满意非常好玩,所以去那边还是看心态和去玩的目的!
2020年1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广西省外游客游黄姚古镇免门票,省内游客半价啦。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省贺州市,发祥于宋朝年间,有着近1000年 历史 。黄姚古镇的总体格局就是“峰峦环抱,绿水绕行”。景区内有带龙桥、仙人古井、千年榕树、司马第等景点。景区不大,两三个小时就可以逛完。
个人感觉黄姚最大的不同就是,还未完全商业化,里面还住在很多原住村民,房子也未被商业改造,所以在这里依然可以寻得些许烟火气息。
之前去过两次黄姚古镇,第一次自己花钱买了80元的门票,第二次是让村民带我进去了,只花了40块钱。说句实在话,黄姚古镇的门票确实贵,我觉得像这种古镇,就不应该收门票,应该从带动商业消费角度来打造景区,靠消费维持古镇的发展。
觉得门票贵的朋友,可以选择在2020年1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期间去黄姚了,省外免门票,省内半价,还是挺不错的。另外,黄姚剧场也已经开了,过夜的游客,又有了新的体验,可以去看《寻根黄姚》。
黄姚古镇我去过一次,令我留下很不好的印象,首先进门就被斩了一刀, 旅游 介绍说黄姚古镇有过千年的 历史 ,但进到里面,大路两旁都是80年代后的建筑,我搜过里面 历史 最久远的一些民居都是清末的房子,大概只有100年左右,而且这一类的房子占的比例不多,有人说桥边的榕树超过千年,但我看那些榕树最多不会超过200年。在黄姚有一家何香凝故居博物馆,真让我感到莫明其妙,我问馆长,何为故居博物馆?他说何香凝世居这里,在里面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在广州照的,我问他照片上的人他居然一个也不认识,我跟他说抗战期间,何香凝在桂林避难,日夲飞机每天都来轰炸感到很不安全,有一陪同的人租了两辆马车将她们送到黄姚,就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再去梧州坐船回广州,而这就变成何香凝故居博物馆了。在国内我去过很多古镇,他们都是真材实料,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黄姚给我的印象就真是太差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想看人文到黄姚”,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辖区境内,在古宋时期人文建筑, 历史 等达到顶峰,辖区卡斯特地貌较多,特别是保留到现在的明清建筑群较多,喜欢人文,喜欢 历史 的朋友,是难得一游的好地方。
特别是目前保留到现在寺庙,厅台楼阁、观戏台等、有较高的 历史 文物价值。相传在古代,战乱较多,古镇人为了保护自己镇子安全,于是家家在修建房子时,用料比较扎实,除了防盗放乱,还起到抵抗大自然侵袭的效果,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原貌东西较多,相对保留比较完整。
参观黄姚古镇,建议大家在过节时去比较占便宜,你除了能领略原汁原味的古建筑群,看古色古香的廊桥画舫,你还能欣赏到舞龙、舞狮、花灯等民间十余种传统节目,人山人海,场面热闹非凡。
在游黄姚古镇时,除了看一山一水,一树一木、一房一建、一寺一庙时,你还在狭长深幽的古街上和当地人聊家常,喝一杯他们自酿的黄精酒、尝一口他们自摘的药野菜,品一筷自产的黄姚豆豉。。。。。
我刚上个月去过回来的,感觉很不错啊。
广西很多地方去过,但真没去过这古镇,甚至没听说过,请恕我孤陋G寡闻!
去过!现在已经很少有还很朴实的原土居民了。再过段时间就可能也像其它景区一样变味咯。
上个月底去过,一般,不会去第二次
早两年春节时去了,还可以。那时有人带着从后面的门进去了不用买门票。
黄姚古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黄姚古镇旅游攻
黄姚景区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既有寺观庙祠,又有亭台楼阁,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有文明阁、孔明岩、宝珠观、兴宁庙、狮子庙、古戏台、吴家祠、郭家祠、佐龙寺、见龙寺、带龙桥、护龙桥、天然亭等。全镇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人文景观还有韩愈、刘宗标墨迹。古镇没有设关卡收费,人们可以从很多路口自由出入古镇。古镇中的几处景点,如带龙桥、且坐吃茶、村口。古镇旁边沿河而行,一直到文明阁,一路田园,风光无限。在古镇紧挨着的那座山上,可以看到整个黄姚镇的全景。此外,黄姚古镇也是 电影《面纱》 、《月光恋》的拍摄地点。黄姚古镇于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古镇,2013年尚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并以“梦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而享誉区内外。中洞孔明岩、吊岩、风窟和界塘出气岩等一批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1995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以来,黄姚古镇先后被授予“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国家4A级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 2013年1月16日,昭平县黄姚古镇成功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顺利摘取“五星级广西乡村旅游区”桂冠。
景点
文明阁
这是一个建在山上的小庙,当地村民拜神的地方,到了文明阁继续往上爬,有一个平台,是当地人求雨用的,爬上去可以看到小河和田园农庄。文明阁下面有一块草坪,黄姚的孩子一定会怂恿你晚上去放烟花吃烧烤,在这里看星星也不错。不过烧烤完了不要忘记把带来的垃圾袋和烟花弹筒收拾起来,把纸巾之类的杂物一并带走。
孔明岩
孔明岩于黄姚古镇8公里的中洞村三宝山的半山腰上,洞内的钟乳石瑰丽无比,让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是一个尚未开发而又有极大开发价值的岩洞。
周家水库
在往昭平方向约三四公里的地方,乘车电三轮1元,走路也可以。这个水库有20个公用的竹排,可以随意使用,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往水库途中,两边的田园风景很好,该地区特有的黄泥砖墙,配上纵横阡陌,感觉柔美。回程遥望古镇,镇子后面喀斯特地貌群峰耸立,古朴秀美。
节庆
在黄姚时查了一下当地的老月刊,见到两个节日,一个是农历三月初三,在古戏台唱大戏;另一个是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两日,有一个祭河神的习俗(晚上点了柚子灯放到河里),仪式大概进行2-3小时。总之,黄姚不是一天就可以玩下来的,也不是住一晚上就可以感觉到的,需要花点时间去体会。这里民风淳朴,古意浓浓,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
东门楼
东门楼建于清朝初年,为单座城门楼,平面为正方形,砖瓦结构。清朝时黄姚是湘西、桂北出海通道的名镇,门楼上的对联体现了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姚江水经过桂江、西江直到珠江、南海,是连接外面世界的桥梁通道,把东门楼比喻为京城的五凤楼,还有螺峰、文峡作屏障,是雄镇南关的古镇。
广西省工委旧址
1944年冬,日本侵入广西,桂林沦陷(桂林是当时省工委所在地),广西省工委在钱兴的领导下迁至黄姚,以宝珠观做隐蔽地开展工作。当时随省工委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等大批知名人士。为纪念这一段历史,广西省人民政府把宝珠观定为广西省工委旧址,并于1990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偏厅一楼早年是何香凝居住过的地方,受廖仲恺影响,何香凝于1905年参加了中国同盟会,开始投身革命。1944年8月,何香凝随地下党从桂林沿漓江桂江疏散到黄姚,继续开展敌后抗日活动。
一楼展厅还记载了美国飞虎队的事迹,一块残缺的墓碑,上面还刻有英文,记载了二战期间,美国陈纳德将军所领导的飞虎队第14航空大队的一架轰炸机飞到广州沦陷区执行任务,任务完成后在返回桂林机场的途广西省工委旧址中,不幸被日机击中,在黄姚古镇上空坠落,机上有7人跳伞,其余3人因受重伤与飞机同归于尽。当地群众闻讯赶来抢救7名跳伞的美军,并将他们送到昭平县城妥善安置,还将三名为中国人民抗日事业捐躯的烈士按当地的习俗用棺木安葬在黄姚,并刻了这块墓碑。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派人到黄姚把烈士的骸骨运回美国,只留下这块墓碑作为中美友好的历史见证。
古戏台
古戏台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也就是1524年的黄姚古戏台。清乾隆、光绪年间曾多次重修,1983年昭平县人民政府再次重修。每逢节庆,当地的民间艺人会在台上演出助兴,这一习俗延续至今。被列为广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面面积约52㎡,占地面积约94㎡,是一座亭阁式的戏台它属单檐歇山木石砖瓦结构,整座戏台平面呈“凸”字形,是一座八柱式,带后台、厢台、边栏的亭阁式戏台。
黄姚古戏台带有广西乡村古戏台文化鲜明特色,一是使用带有中国古典大屋顶的殿式建筑造型。是典型的歇山式大屋顶。不使用王府中歇山顶的绿色琉璃瓦,改用小青瓦,表明了这个戏台的级别是民间的戏台;二是这个戏台的正脊、戗脊、挑手、封檐板上彩塑如画、雕刻精美,分别装饰有双狮戏珠、双凤奔月等吉祥图案,特别是正脊上复杂古戏台精美的大型连贯彩塑脊饰是岭南古建筑有别于北方的标志之一;三是戏台装饰有名士的匾额楹联,使整个戏台古色古香,流露出书香墨宝之气,增添了建筑的文化品味。正中匾额上“可以兴”三字出自黄姚举人林作楫之手,外侧这副对联“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观其色人焉瘦哉正须继以心思。”建议人们不但要竭尽耳力仔细听戏,还要用心思索剧中人物剧情的因果,从中获取教益;四是当年台底四角摆有四个大水缸,台上唱戏,台下回声共鸣,以致声传十里,充分显示了岭南民间工匠与艺人的聪明与才智。
黄姚古镇距桂林有多远?有什么好玩可以推荐一下么?
90后旅行,只为遇见:#90后旅行#广西“最美”古镇:距桂林200公里,人称“小桂林”,已存在千年
广西是一个很富饶的省份,省内的旅游资源多样,而且境内有一个知名的景点桂林,因为有一句话,“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在世界都有知名度的,谈到桂林的山水,很多人会第一时间内想到江南知名的六大古镇,其实除了这些,在广西也有一个历史文明的古镇,它非常的朴素,而且也很美丽,网友们是纷纷跑来打卡,并且表示很喜欢它。
该镇子叫做“黄姚古镇”,它距离桂林200公里左右,交通便利驱车很快到达了。古镇面积有244平方公里,在当地被人们叫做“小桂林。”它从宋朝时期就建立了,迄今为止似乎有千年历史,在国算得上是4A景区,而且镇上有600多户人家,8条古老的街道,这里的房屋都是一些明清建筑,而且街道内都是有青石铺成的,古镇内也有20多座寺庙,亭台近10处,这些也全都是明清建筑。并且古镇呈现的是喀斯特独有的地貌,这些在别的地方都是看不到的。
很多人不知道该镇子为什么叫做黄姚古镇,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镇子里有两大姓氏,一派姓黄、另一个姓姚,正是因为这两大姓氏在这里常年居住,所以被百姓叫做了黄姚古镇。
不过,在前些年,因为交通不便利,加上这里的开发力度较低,所以小镇的风土人情、包括一些古建筑都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古镇虽然名气比不上凤凰古镇,它没有那些浓重的商业气息,她安静得就像一个温柔的女子,走在这里的青石板路上,享受着来自古建筑的古朴心情,感觉还是很好的。而且,古建筑都是围绕着祠堂修的,这些建筑很密集,而且在古代有一定较强的防御作用。
与喧闹的城市比较起来,这里的美景非常的天然,而且也适合现代人在这里修身养性。这里有令人向往的小桥、流水以及朴素的人家,更令人惊讶的则是古宅建筑,这些无疑都让人神往。在古镇生活当中的人们,很开心脸上都挂着无比满足的笑容。黄姚古镇是广西第一名镇,而且因为有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古朴当中有一些婉约,对于该非常美丽的小镇,大家还是值得前去观赏的。
毕竟,在劳累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需要心情释放。在这样朴素的氛围内,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平坦无比。人不能整天处于压力当中,长期这样会精神崩溃,反而在这样的境况当中多休息,就会觉得心情放松很多了。
旅游地点:它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的东北部,距离桂林200公里
广西有个千年古镇,能与凤凰古城有一拼,被人称作“小桂林”
黄姚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黄姚古镇简介
1、黄姚镇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文化的明清古镇,地处漓江下游,素有“诗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该镇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溶洞幽深,清溪环绕。古镇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庙祠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
2、古镇内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古镇8条主街道全部用黑色石板镶嵌而成,虽历经沧桑,至今仍无丝毫松动,街道平滑如镜。镇内600多座古建筑为九宫八卦阵式布局,属岭南风格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