訇怎么念
訇hōng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訇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9
五笔86:QYD 五笔98:QYD 仓颉:PYMR
笔顺编号:354111251 四角号码:2762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A07
基本字义
1. 〔阿~〕伊斯兰教主持教仪、讲授经典的人。
2. 形容大声:~的一声。
详细字义
〈名〉
1. 惊叫声 [the sound of scream]
訇,骇言声。——《说文》
2. 见“阿訇”
〈象〉
1. 惊叫声。也用以形容大声 [loud noise]
訇然中开。——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訇訇(形容声音很大);訇哮(风声猛烈状);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隐藏更多释义
以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勹言 汉字部件分解:勹言
笔顺编号:354111251
笔顺读写:撇折捺横横横竖折横
訇的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1.loud; stentorian2.a Chinese family name
訇怎么读音是什么
訇,拼音:hōng
解释:
1. 〔阿~〕伊斯兰教主持教仪、讲授经典的人。
2. 形容大声:~的一声。
訇是什么字什么意思
本义:形容巨大的声音。
訇,汉语二级字,读作訇(hōng)。形声字。《说文解字注》:"訇,骇言声。从言、匀声。"。"象人曲形,有所包裹"是"勹"的范式。言、勹两范式叠加。言有所包裹是訇之范式。
本义:形容巨大的声音。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唐·韩愈《华山女》:"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震动如雷霆。"又如:訇的一声。
衍义:回教掌理教务,传授经文的人。如:阿訇(亦称作"阿_")。
衍义:姓。如古代有訇琦。
訇怎么读,什么意思
读作訇(hōng)。本义:形容巨大的声音。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唐·韩愈《华山女》:“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震动如雷霆。”又如:訇的一声。
组词
【訇訇】形容巨大声响。法苑珠林卷四二引晋干宝搜神记建安中,东郡界家有怪者,无故盆器自发,訇訇作声,若有人焉。元欧阳玄秘书少监张公
【訇豗】形容波涛撞击之声。清薛福成白雷登海口避暑记所居高楼,俯瞰海漘,夜卧人静,洪涛訇豗,震耳汤胸,涤我尘虑。
【訇轰】象声词。多指雷声。清钱谦益万尊师传青天无云,雷声訇轰遶其宅。形容声势浩大。王闿运丁文诚诔结馀民以信义,倏万梃之訇轰。
【匉訇】象声词。形容大声。清吴廷桢观潮诗惊涛荡潏天低昂,乱石匉訇山破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
【砰訇】象声词。鸟振翅奋飞声。文选张衡西京赋奋隼归凫,沸卉砰訇。吕延济注砰訇,鸟奋迅声。象声词。迅雷声。晋顾恺之雷电赋夫其声无定
【阿訇】主持 * 教的各种仪式讲解 * 的人详细解释 * 教主持教仪讲授经典的人。中国民间故事选插龙牌阿訇到底把龙牌递给赶旱了,
【铿訇】形容声音洪亮。宋司马光迂书言戒夫钟鼓叩之然后鸣,铿訇镗鞳,人不以为异也。清刘大櫆浮山记而崖檐之泉,铿訇击越,如闻风涛之声
訇怎么读
訇读法是hōng。
部首:言。
笔画:9。
五笔:QYD。
五行:木。
解释:(名)大声。
康熙字典解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呼宏切,音轰。《说文》騃言声。
又《广韵》匉訇,大声也。《史记·司马相如传》砰磅訇礚。师古曰:皆流水鼓怒之声。《张衡·东京赋》軯礚隐訇。薛综曰:钟鼓之声也。《韩愈·华山女诗》訇然震动如雷霆。
又《玉篇》地名。汉中西域有訇鄕。
又人名。黄訇,见《晋书·载记》。汝訇,见《宋史·宗室表》。
又姓。《蜀录》关中流人訇琦、訇广。
又《广韵》《集韵》胡涓切,音悬。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