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湾游玩不能错过的景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大家开始爱上了旅游,台湾就是人们十分向往的旅游地点,台湾旅游景点有许多,我们应该去哪里玩呢,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台湾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台湾旅游
1、阿里山
去台湾大家一定不会错过阿里山,许多游客去阿里山,都是为了寻找歌词里那“美如水的姑娘”,不过真正到了阿里山的山脚下,或许会忘记寻找美丽的姑娘,因为你会被俊逸的阿里山所折服。
阿里山的登山铁路也是十分有名的,是世界三大登山铁路之一,当山上的火车蜿蜒盘山而上时,就犹如拾级直立般行驶,火车登山,不可谓不是个奇景。坐在老式的火车车厢里,8小时车程中,饱览从热带雨林、阔叶植被到针叶植被并最终徜徉云海,穿过六十多个隧道,跨越七八十座桥梁,直至一路爬升至2274米高;耀眼夺目的风光,让你久久都不能从恍若隔世的刺激中清醒过来。
2、日月潭
日月潭也是不能错过的一个景点哦,日月潭有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掩映在这里的湖光山色中,浮沉在水气氤氲间,融化在满山的苍翠里。20世纪初,为供达官显要来此地度假,日本殖民者在日月潭边建一豪宅,取名涵碧楼。后来,这里作为蒋介石的“行馆”而名噪一时。在1999年大地震中,涵碧楼不幸坍塌损毁。其后,有富商出巨资买下涵碧楼旧址,按超五星级的规格建造了一座豪华饭店,并且沿用了旧名。
与涵碧楼遥遥相对的,恰好是有“珠潭浮屿”之称的拉鲁岛。这座被戏称为全世界最小的岛屿原为当地原住邵家人的最高祖灵地。尽管饱经水浸和地震,小小的拉鲁岛却依然执著地点缀着烟波浩淼的日月潭。如同自古即在日月潭建立家园、以拉鲁岛为图腾的邵家人,如今虽仅有几百人,却始终坚守在日月潭边,延续着自己的习俗和文化。
如果说,岁月如同日月潭边的袅袅云烟,那么久居这里的邵家人就堪比这里绵亘不绝的巍巍青山了。
3、太鲁阁
走遍全台的胜景,如果没到太鲁阁,那可是一大憾事了。20公里长的太鲁阁峡谷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大理石峡谷,由全国35家媒体评选的“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中台湾地区唯一入选的就是这里,又因为两岸悬崖万仞,奇峰插天;山岭陡峭,怪石嵯峨;谷中溪曲水急,林泉幽邃,具有长江三峡雄奇景观连绵不断的气势,而被誉为“宝岛的三峡”。
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峡谷多次作为战场,至今随处可见当年本地人抵抗日本占领军的石头碉堡。1986年,这里开辟成全岛第二大的自然公园,前来观光的游客才逐渐增多起来。恒古千年万载,水石互相纠缠。水作刀,切出了险峻雄伟;石为料,呈现着深邃壮丽。能目睹此景的人是幸运的。地壳的隆起使得大理石岩层外露,因而形成陡峭的太鲁阁景观,如果说台湾是美丽的宝岛,那么太鲁阁峡谷则是美上加美的奇景。
4、逢甲夜市
白天观风景,晚上逛夜市。逢甲夜市名气大,要归功于台湾娱乐节目。在台湾,逢甲夜市号称人气最旺、小吃最多,且是多种小吃的发源地,地位可想而知。据说,这个夜市人潮每天约有3万人次。
5、台北故宫博物院
启用于1966年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大量的藏品是1949年大迁移时从北京故宫带去的,收藏了从宋至清历朝皇帝收集的稀世珍品70万件。其中的中国古代瓷器收藏量居世界各博物馆之首,甲骨档案数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机构第二位,古字画的的保存效果最好。小学课本中《核舟记》的原型、《赤壁赋》的真迹等都存放于此。据说,一个人全部看完藏品,需要将近30年的时间。
6月25日,台北“故宫”还推出了“国宝宴”,如娃娃搭成的“翠玉白菜”,苦瓜等拌沙拉酱做成的“白玉锦荔枝”,上等的蹄膀肉雕出的'“肉形石”等。把收藏的这些最珍贵的文物作成精致餐点端上桌,使游客在观赏完“故宫”珍宝、大饱眼福之后,可以到此继续大饱口福。
6、中正纪念堂园区
走进大厅,入口即见两部过去蒋介石用过的凯迪拉克轿车;厅内的文物展示室主要陈列蒋介石的衣冠、文献;蒋介石纪念室则完整呈现蒋介石办公室形貌。此外,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整点的仪队交接,也是中正纪念堂引人注目的节目之一。
7、士林官邸
早期为蒋介石住处的士林官邸后来改建为台北市的第一座生态公园,园中除保留的一栋私人别墅外,其余皆开放民众参观。官邸由外而内共分为外花园、内花园、正房几个区域;温室盆栽区及玫瑰园,是蒋夫人最喜爱的花园;西式庭园中浪漫美好的风光,是新人婚纱照最常取景的地方;中式庭园里的拱桥、曲池、流水等东方庭园造景,则令人彷佛置身古代中国。其它如园艺馆、新兰亭、凯歌堂等等,都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建筑。
8、士林夜市
要大快朵颐台湾出名的小食,夜市是最佳地点。台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就是士林夜市。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堂,是流行衣服和首饰最多的夜市。每当华灯亮起,士林夜市即步入繁华。
9、101观景台
TAIPEI101是目前全世界第二高的大楼。因为采用了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含义的“竹子”的结构,大楼具有良好的弹性,以抵抗台风和地震的威胁。,已成为台北新观光景点的代表。
为带给国内外观光客更多元的观景环境,TAIPEI101开放了91楼户外观景台,提供民众另一个直接与蓝天白云接触的休闲好去处,体验室内、外截然不同的观景感受。
10、国父纪念馆
邓丽君在国父纪念馆前的演唱似乎残留在很多中年人的记忆里。客居台湾的孙中山于1919年兴建此寓所,作为其家人的住所,1958年易名为“国父纪念馆”。纪念馆内的装修保留原貌,馆内陈设均为中山先生任大元帅时所用的文物家俱和行医时所用的物品。一些国父的真迹和生前珍贵照片也一一珍藏展示。
台北十大旅游景点排行榜,你想去哪个
台北有以下旅游景点:
1.101大楼
台北的迷人地标,在101景观台您可以俯瞰城市夜景的最佳地点。
2.台北 故 宫 博物院
台北 故 宫博物院是台湾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士林区外的双溪旁。整座建筑依山而建,是中 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庄重典雅,极富传统色彩。博物院内收藏各类文物珍宝约60万件,展馆会展出其中的一部分藏品,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不定期还会举行各种特展。除了参观稀世文物,博物院内还建有仿宋明庭院风格的“至善园”和“至德园”,“张 大 千 先生纪念馆”也坐落在此。
台北 故 宫 博物院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雄伟的建筑在绿色山峦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阔。
3.中 正纪念堂
纪念堂园区分布着中 正公园、牌楼、围墙、瞻仰大道、剧院、音乐厅等建筑,站在拍楼下远望纪念堂,气势雄伟壮阔。
4.国 父 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在忠孝东路、仁爱路、光复南路与逸仙路之间。看风景的话,真的感觉不错,绿树很多,绿化很到位,还有免费演出和展览。
5.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福林路,分为平地区和山区。这里不时还会有展览在此展出。园内古树参天、群花争艳、虫鸣鸟叫、景色秀丽,是休闲游憩的绝佳场所。
士林官邸拥有清幽雅致的环境,是拍照的好地方;花园中的景观设计极为别致。
整个官邸别墅中西合璧,装修精致大方,不失温馨。
台湾旅游不可错过的十大景点
最近,寻求旅游攻略的朋友相对来说比较多,毕竟春节快到了嘛。那么大家是否有兴趣去宝岛台湾旅游呢?这里的旅游景点可是有很多的噢,不信的话就随我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名:淡水
位于台北县西北隅的淡水镇,南隔淡水河与八里乡对峙,东以大屯山与台北市北投区相隔,北与三芝为邻,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福州市相望。淡水市街沿河而建,很具水乡情调,有威尼斯水都的风韵。
淡水渔人码头
淡水镇,因地势险要,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因此使淡水镇屡受异族统治的命运。曾经是桅樯辐轃,名噪一时的热闹商埠,如今却落得夕照晚吟的下场,昔日的光彩荣耀,只有留在老一辈人的追忆中。
黄昏的渔人码头
旅游资料有庙宇教会:龙山寺、和衷宫、天主堂、淡江教堂、行忠堂;史迹文物:马阶墓园、八角塔、沪尾偕医馆、领事官邸;自然景观:淡水八景、红树林保护区、石沪角、中仑海堤;还有牛津学堂、淡江农场、邓丽君墓园、水管头等。
从渔人码头遥望观音山
淡水镇位处台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台湾大门,公元1858年开港通商,是台湾北部最早开发的港口,亦是个充满历史的小镇,淡水镇旧名“沪尾”,而“淡水”则是一个总称,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带。
淡水之情人桥
一般所说的淡水老街,泛指中正路一带,含其周围邻接之三民街、重建街等。老街上零星可见一些局部保留旧建筑趣旳屋舍,加上古董艺品店林立,更显其古朴风味。沿街可欣赏精雕细琢的石艺、木雕作品,以及各色装饰艺品。
淡水的小吃人气很旺
小吃在淡水早已成为一项特色文化,海鲜方面以位在中正路的海风餐厅及榕园活鱼历史最久;小吃方面则包罗万象,如渡船头的鱼丸汤、肉包店、铁蛋小店、炸虾卷等,令人垂涎三尺。此外,充满传统风味的弹珠汽水、鸡蛋冰、枝仔冰、酸梅汤等,都小镇飨宴游客的招牌美食。渡船码头、中正路等处,都可以品尝这些美味小吃。
第二名:爱河
爱河源于高雄县仁武乡的八卦寮埤潭,是农田灌溉渠道;爱河流经左营、三民、鼓山、盐埕、前金、苓雅等区而注入高雄港第一港口,主流全长约12公里,流经高雄市区约10.5公里,为高雄市的生命之河;爱河的支流有三:“宝珠沟”─水来自下淡水溪,在凹仔底注入爱河、“三块厝溪”─由三民区之三块厝经民族路的南鼎桥注入爱河、“大港溪运河”─发源于五块厝,在七贤桥旁注入爱河,光复后曾截弯取直。
爱河最早称为“打狗川”,高雄因平埔族的马卡道族的刺竹文化而称打狗;在日据时期,日人嫌打狗名字不雅,于1920年将打狗更名为高雄,1924年升格为高雄市,故称爱河为“高雄川”;自1908年基隆到高雄的火车全线通车后,日本政府开始以三期的筑港计画,所以当地人又称“高雄运河”。
台湾光复后政府将运河两岸辟为河畔公园,逐渐吸引观光客来到爱河旅游观光;1948年,陈江潘先生在中正桥附近经营划船所,并请人命名为爱河游船所,某日的台风将招牌吹落,只剩爱河两字,当时又有情人于此殉情,新闻记者报导成“爱河殉情记”,于是成为了高雄人对爱河认知的图腾,渐渐地高雄运河的名称便走入历史;1968年,杨金虎市长为蒋夫人祝寿再度改名为仁爱河;1992市议员陈武勋在议会提议下将爱河的名字正式改回。
潺潺清流的爱河,早年扮演着运输、交通、游憩等多功能角色,多少骚人墨客为她歌颂,多少爱情故事在此酝酿,充满浪漫色彩,散发人文气息的爱河,高雄曾以她为傲。如今走过岁月、历尽沧桑的爱河,虽然饱尝污染,但疼惜她的高雄人,包括政府和民间企业、艺术家们,都挖空心思逐步恢复爱河风华。
爱河经过整治之后逐渐恢复生机,是高雄生态保育的重要据点,让民众在都市中就可以观察水中生态;爱河的驳船码头、绿篱植栽、艺术照明设施、自行车道、桥梁美化等,政府还规划河川亲水空间,结合流域内之艺文景点、公共建设、开放空间,营造出属于高雄爱河的景致;爱河耗资四十亿的整治去污工程,已让爱河一步步的重现生机,沿河两岸的河滨公园绿树成荫,也饶富趣味,由其入夜后的河岸街灯,雅致迷人,漫步其间,很富情趣。
交通:由高雄火车站前搭2、56、60、248路市公车或中南客运1号均可抵达。
第三名:旗津海岸公园
旗津位于高雄市西南端,为一呈现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小岛。早期的旗津,称为“旗后”,指的是位居旗山之后的部落而言。后来,在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一位荷兰传教士所编纂的台湾地图中,被称为“汉德那斯”(Hanternas)。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之役,签下了北京条约,旗津因其良好的地理位置,成为通商口岸。几年之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旗后地区正式开市,百业鼎盛,热闹非凡,是高雄开发最早的地区。后来高雄市政府更斥资五百多亿元,兴建旗津海岸公园,每年游客如织,为一观光休憩的好去处。
旗津岛上最着名的文物特色莫过于旗津渡轮、三轮车、灯塔及海岸公园。早期时候,旗津对外的交通全部都是以渡轮为主,现在有了过港隧道,交通上便利许多,渡轮反而成了吸引观光客的噱头。另外,岛上保留了50年代所风行的三轮车,可游客体会前人乘坐三轮车的乐趣。位于旗津山顶上的旗津灯塔,又称为高雄灯塔,建于清光绪9年,为台湾本岛上的第二座灯塔。当时是由于高雄地区的船只进出频繁,政府有感于原有的港口护航设施不足,时常发生船难,所以才下令兴建旗津灯塔,以作为导航之用。后来又经过重修的灯塔,塔角为八角形,有阳台可供远眺高雄港全景。旗津海岸公园占地面积45公顷,可分为海水浴场、观海景步道、越野区、自然生态区等四个区。另外还有一处由15根柱子所支撑的观海平台,从岸边一直延伸到海里,站在平台上可以亲身体验到浪潮冲击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交通:乘1、31、50路公车到渡船头转搭渡轮至旗津,再自旗津渡船口往北依指针走约二十分钟后可到。
第四名: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着名的风景区,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湖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一弯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後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潭中有一个小岛,远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故名珠仔岛,现在叫光华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日轮,南半状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旧台湾八景之一的“双潭秋月”就是由此而来。
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气温不高於摄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于摄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为避暑胜地。
潭东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霭,山峰倒影,风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庙,自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南面青龙山,地势险峻,山麓中有几座寺庙,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灵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园,养有数十对孔雀,能表演开屏、跳舞,使人倍添游兴。东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专供旅客观赏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游湖,在轻纱般的薄雾中飘来荡去,优雅宁静,别具一番情趣。
第五名:礁溪
礁溪乡为台湾宜兰县的一个乡级行政区,位于宜兰县北部。
礁溪台语念成‘旱坑’,意指干旱缺水的溪床地,18世纪时礁溪乡地区在汉人尚未进入开垦前,是噶玛兰人(KAVALAN)的聚落,到了1773年福建漳州林元昱兄弟率进入淇武兰港边高地进行开垦,并与平埔族为邻,1796年吴沙率众从头城南下开垦,在1798年后陆续完成礁溪汤围(德阳村)、白石围(白云、玉石村)、三围(三民村)、四围(吴沙村)的开发与开垦,1812年宜兰纳画入清朝版图并设噶玛兰厅,礁溪乡地区为礁溪庄、隶属淇武兰堡;1895年台湾总督府调整行政区域,将淇武兰堡改称四围堡,1920年将四围堡改为礁溪庄,划归台北州宜兰郡管辖,1946年将礁溪庄改为礁溪乡,1950年宜兰县设县并将礁溪乡列入范围至今。
礁溪温泉是台湾少见的平地温泉,属于碳酸氢钠泉,泉色清无臭,酸碱值约在7左右,涌到地表时约为58℃,洗后光滑柔细不黏腻,由于富含钠、镁、钙、钾、碳酸离子等矿物质成分,因此不论是浸泡、沐浴、或经处理后成为矿泉水饮用,都对身体健康极有帮助。
第六名:八里渡船头
八里渡船头为早期先民乘坐渡船,两岸的来往长期以来都是依赖渡船为唯一的交通工具。台北县政府也特别针对八里乡提出“八里渡船头暨河岸整治计画”,将淡水河海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为八里地区带来最优质的观光休憩及文化的乐园。穿过窄窄的巷子,巷子口知名小吃美食,来到码头,渡船头重新铺石的老街与广场,河岸宽敞的空间,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五彩的灯光、宽敞的空间、咖啡馆四处可见,悠闲享受咖啡香。游客乘坐渡船看淡水两岸的灯景,可见到河面闪闪金光,挺不错的感觉。
八里渡船头军营,己经被改造为奇趣可爱的艺文小站,废弃闲置的老榕碉堡,美食小街特色,随手记录下人文之美。来来往往两岸渡船亦是夜曝船迹好场景。
一日旅拍开车或搭车都非常方便,园区多处店家提供出租自行车,摄影兼享踩踏自行车游逛的乐趣。笔者为您安排半日行程中午抵达渡船头打打牙祭——左岸会馆冰滴咖啡——左岸公园夕阳绝景——享受浪漫晚餐海洋餐厅——夜曝十三行博物馆。您也可以这样安排一日行程早上抵达关渡宫人文之旅——龙米河滨公园望拱桥——渡船头打打牙祭——左岸会馆冰滴咖啡——左岸公园夕阳绝景——享受浪漫晚餐海洋餐厅——夜曝十三行博物馆。
交通:捷运与渡船:捷运淡水线+八里渡轮+自行车(或公车)搭乘捷运淡水线至淡水站下车后,沿金色水岸老街段步行至渡船头搭乘八里淡水渡轮至八里渡船头。
公车:捷运+红13
搭乘捷运至关渡站下车(出口一),搭红13路公车,至渡船头。
自行开车前往:
关渡大桥→龙米路→渡船头(台15线假日车多,多处私人收费停车)
第七名:海洋生物博物馆
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号称是东南亚最大的水族世界,屹立在后湾海滨,被步规划为台湾水域馆及珊瑚王国馆两大部分,在展示、教育的功能外,亦将成为岛内海洋研究的重镇。目前开放的台湾水域馆,是以多座情境生动的大型水族缸为主体,展示台湾溪流、湖塘及近岸的鱼类资源;珊瑚王国馆则以南中国海的珊瑚礁为蓝本,设有4座海底隧道、沈船区及鲸豚池。
台湾水域馆是以水的循环历程来安排动线,入口处即以一座气势磅礴的瀑布,暗示着浩瀚江海皆伊始于高山清流。进得馆内,首先来到高山溪流区。
依序前进,还有水深9米的水库池、红树林密生的河口、牡蛎养殖池、珊瑚礁海岸、南湾亚潮带(水深20~30公尺处),当中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水族鱼类,配合枯木、人造浪、人工珊瑚等逼真造景,让人见识到栩栩如生的水底世界。最后来到大洋池,这是一座注满100万加仑海水的巨型水族缸,透过巨幅观景窗,大小鱼群巡弋穿梭的景象,便如欣赏电影般生动。
除了展出丰富外,博物馆的建筑及周边设施亦颇能呼应海洋主题,例如大厅外的鲸鱼亲水广场,便有多座依实际比例铸造的巨鲸,定时喷水。
第八名:台北101大楼
台北101(TAIPEI 101),在规划阶段初期,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的一栋摩天大楼。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KTRT团队建造,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楼(不含天线)与目前全世界第二高的大楼类结构物(以建筑结构实际高度来计算)。
以实际建筑物高度来计算,台北101已在2007年7月21日时,被当时兴建到141楼的迪拜塔(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所超越。但是由于迪拜塔在正式完工或至少有部份厂商、住户进驻之前,仍只能被视为是一座人工建筑结构而非摩天大楼,因此台北101仍能暂时保有世界最高摩天楼头衔直到新的对手完工并取而代之为止。
台北101虽然是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但并非最高的人工结构物。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世界最高的自立构造”为加拿大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其高度为553.3米。与台北101同样,国家电视塔的世界第一头衔,已在2007年9月12日时,被迪拜塔超越。
第九名:清境农场
清境位于南投县仁爱乡,全部面积广达800多公顷,而其中的清境农场面积约有760公顷,坐拥在群山之间,视野广阔,可欣赏奇莱山日出的奇景,远眺合欢山积雪,山岚云雾飘渺,夕阳晚霞的缤纷万变,夜晚仰望灿烂的银河星空,年平均温度约16℃,早晚温差2~5度,所以清境农场因此有“雾上桃源”的美称。
清境农场因海拔高1748公尺,地势高出产高山蔬果、花卉、茶叶及畜牧养殖等。清境农场多元化的经营,以温带水果为清境农场最主要农产,以水蜜桃、苹果、梨、加州李为主。清境四季皆可赏心游,初春莺飞草长,满山遍野桃李争妍,夏秋之际,毛地黄和高山野花竞相绽放,深秋枫红延烧在山巅水涯,冬天远山积雪,又是另一番景致,耐人寻味。
清境农场一望无际的碧草如茵,非常适合游客滑草或做团体游戏。而於旁的思源池也可供露营,共可容纳千人左右。附近的清境农场民宿区,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度假住宿点,说起清境农场旅游,很多人都想到冬天雪景、青青草原、羊咩咩脱衣秀、面具牛跑草原等景象,现今的清境地区,旅游方法多了许多新规划如六条步道及新兴的景点如摆夷文化风情观览、云端上喝咖啡、高山上听民歌、游PUB等值得一探究竟。清境民宿街的民宿建筑各有特色,也可花些时间一一探访,感觉彷佛漫步在欧洲的不同风情。
清境农场六大步道:大片的茶园,碧绿青翠就像是湖泊般的“翠湖步道”、入口处是农场畜牧中心的“畜牧步道”、柳杉群林是寻幽静谧,享受森林浴最佳去处的“柳杉步道”、最佳观落日美景的“落日步道”、拾阶而上的“步步高升步道”、人气指数最高的“玛格丽特步道”等等。
清境农场六条步道行走所需的时间不一,从40分钟到60分钟不等,每一条步道都有独特的特色,像清晨时分适合前往玛格丽特步道及翠湖步道,至於落日步道及畜牧步道则适合黄昏时刻前往散步,值得游客前往细细品味。
第十名:鹿港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彰华县鹿港镇,是台湾400多座妈祖庙之冠。该宫于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由旅居鹿港的福建兴化籍人捐资兴建,又名“兴化妈祖宫”。目前的庙貌是1936年重建的,建造的师傅技术都很好,因此庙殿规模宏伟,富丽堂皇,与台南市的大天后宫、北港的朝天宫、新港的奉天宫并称为“四大妈祖”。
庙前的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牌坊,入内有山门、龙柱、石壁和石楣,刻画精致,都以历史故事为背景,是不可多得的艺术雕刻。天后宫分前后两进,都供奉妈祖神像。大殿悬有乾隆御笔大书,盖用玉玺的横匾两块,上题“佑济昭灵”、“神昭海表”,另有光绪亲笔颁赐的“与天同功”匾一方悬于殿上。庙内除妈祖像外,还有出自大陆名匠之手的千里眼、顺风耳木刻神像,神态逼真。庙的左右建有龙楼凤阙,分别为梳妆楼与升天阁,登临其上,古镇风光,尽收眼底。
鹿港天后宫在台湾各妈祖庙中地位极高。因该庙所供奉的妈祖神像是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由福建水师提督靖海侯施琅从莆田湄洲天后宫恭迎到台的,是全省唯一由湄洲而来的神像,人称为“祖神”。鹿港天后宫亦号称“祖庙”。由于香火鼎盛,神像久受香烟熏染,由原来的粉红色变成黑色,被信徒们称为“乌面妈”。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全台70多座由鹿港天后宫分出香火的妈祖庙神像势全副銮驾前来鹿港朝谒祖庙,届时人山人海,盛况非凡。
台北旅游景点介绍
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博物馆位于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双溪至善路2段221号,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新馆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它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台北故宫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6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青铜器展品多样,其中较著名的有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等;书画藏品共计约有9120件,以元朝作为划分点,著名的展品包含郭熙《早春图》、范宽《溪山行旅图》以及苏轼《寒食帖》等;陶器展品以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明代官窑瓷器和清宫旧藏瓷器为大宗,著名的康雍干三朝珐琅彩瓷器即为代表;图书典籍部分以宋朝、元朝和明朝的版本较多且完整度高,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宛委别藏》等,都是展品特色所在;工艺是故宫博物院的最大特色,包括著名的翠玉白菜、肉形石等共有约11445件玉器,另外还有漆器、玻璃、金银器、和笔墨纸砚等共7605件藏品;宫廷类文物则包含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法器、祭器在内,是充满宗教色彩的展品。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台北总统府 台湾的最高权力中心之所在,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令她充满着一股神秘。台北总统府位于台北市的博爱特区,在台湾日治时期启用时做为台湾总督府办公厅舍之用。整个总统府是一座造型对称的五层楼建筑,中心立一座象征权威的高塔,建筑风格为巴洛克式。于1919年完工以后,就一直是台湾的最高权力中心所在,此建筑也是“中华民国”内政部所指定的国定古迹。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台湾时期,于1906年至1907年决定兴建“总督府”(即现今“总统府”)。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这栋建筑曾遭到轰炸而严重毁损。台湾光复后,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重建完成,当时为庆祝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而非“总统”)的蒋中正先生六旬华诞,改称“介寿馆”。“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迁台后,便以此馆为“总统府”,延用至今。虽然历经四分之三世纪,“总统府”至今仍大致维持原貌,台阶、拱门、高柱、红砖墙,仍不减当年风华。
西门町 台北著名的流行商圈,红楼、刺青街、电影街、KTV、万国百货、诚品书店和各式各样的精品小店,都可以在西门町看到。西门町位于台北市万华区东北方,是台北西区最重要的消费商圈。西门町的地名来自日据时代,当时的居民大多居住于台北城内,而西门区域就是最他们的休憩场所,1896年,这里有了第一家戏院“东京亭”,1922年时,正式以“西门町”为名。西门町名称由来起源于日据时代当地的行政规划,由于地理位置恰位在台北城西门外,故称西门町,范围大约为今日的成都路、西宁南路、昆明街和康定路的其中部分,另外还有新起町和若竹町等等;西门町原来只是一个偏远地带,发展并不兴盛,后来日本政府决定模仿东京浅草区的规划,在这里设至台北座、荣座和八堂等等,让西门町逐渐在台北城崭露头角;公元1930年代西门町许多电影院、戏院林立,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业依然兴盛,约在1980年代后期台北城陆续往东发展之后才逐渐落寞,1990年代后期规划了行人徒步区,周末和国定假日禁止车辆通行,让许多青年学子可以来西门町恣意的逛街漫步,至今西门町更成为小型活动、签唱会和记者会的场地,也有10多家以上的电影院在这里营业,成为台北著名的商圈。
台北101大楼 台北的地标性建筑,现为世界第二高楼,楼内汇集了世界顶尖流行品牌,是购物者的天堂。台北101(TAIPEI 101)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的一栋摩天大楼。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KTRT团队建造,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楼(不含天线)和目前全世界第二高的大楼(以建筑结构实际高度来计算)。在规划阶段初期,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台北101由台湾十二家银行及产业界共同出资兴建,造价共达五百八十亿元台币。采BOT模式开发,最初是为了配合中国台湾省政府的“亚太营运中心”政策而筹建的金融服务设施,而后转变成综合性的商业建筑。拥有世界最快速电梯(38秒即可直达89楼观景台),以及世界最大、最重,且唯一可供参观的风阻尼器。另外,台北101的璀璨灯光夜景也不可错过。台北101楼高508公尺,地上101层,底下5层。其英文名称Taipei 101除代表台北,还有“Technology、Art、Innovation、People、Environment、Identity”(技术、艺术、创新、人民、环境、个性)的意义。该楼融合东方古典文化及台湾本土特色,造型宛若劲竹,节节高升、柔韧有余。另外运用高科技材质及创意照明,以透明、清晰营造视觉穿透效果。建筑主体分为裙楼(台北101购物中心)及塔楼(企业办公大楼)。其中B2—B4为停车场,B1至4楼共有5层购物中心,5楼则为数家银行与证券服务金融中心所在,6楼至84楼为一般办公大楼, 85楼为商务俱乐部,86至88楼为观景餐厅,89楼为室内观景层,91楼为室外观景台。
小巨蛋体育馆 台北小巨蛋体育馆建于南京东路和敦化北路的交接口,包括地下2层和地上5层。是台湾首座能提供如篮球、网球、体操、跆拳道等相关活动的国际体育馆,室内有非常宽广舒适的活动空间,除比赛外,还可举办大型演唱会,是台北市全新的运动、文化、娱乐和艺术聚集地。 台北小巨蛋体育馆于2005年12月1号正式开幕,让南京东路三段、环亚商圈等都会复合式商圈更为蓬勃发展,周边也有不少咖啡店,可以在这里是放松心情。此外它邻近京华城、微风广场、迎风河滨公园以及饶河街观光夜市,是假日逛街购物、踏青郊游的好去处。
台北有哪些旅游景点
台北著名旅游景点有:
阳明山公园:有着非常完整的火山地形,历经250万年还依然可看到火山活动残留的痕迹。园内满山遍野种植各种樱花、杜鹃、茶花、桃花等,有“台北后花园”的美称,是台北市民最喜欢的节假日出游地点。
士林夜市:台北市最大的夜市,观光客造访台北必到之地。
台北龙山寺:与台北101大楼、故宫博物院、中正纪念堂并列为观光客至台北旅游之4大胜地。
中正纪念堂:位于台北市中心,是台北市最宏伟的纪念性建筑。25公顷大的园区里,座落着中正纪念堂、中正公园、更多关于台北有哪些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