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孔祥熙故居 AAA
孔祥熙故居(第三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太谷县城内上观巷原系太谷破落绅士孟广誉的住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完成于咸丰年间。民国19年(1930年)孔祥熙以2万银元购得,略加修缮。1934年蒋介石到此地居住时,重新油漆彩绘,添增陈设。保存较为完好。现有正院、厨房院、书房院、戏台院、墨庄院、西花园及部分残损的东花园,均保留了清中叶建筑风格。宅院坐南朝北,东西宽91米,南北长69.5米,占地面积6324.5平方米,由多个横向排列的套院组成,每个套院均沿中轴线方向分割为多个四合院,每个院落都挂有名人题书的牌匾。主体建筑斗栱飞椽,雕梁画栋,堆金沥粉。各院之间用过厅相隔,中有垂花门、宝瓶门和八角或月洞门相通,相邻的院与院之间的房间与隔墙面,有六角、八角、长方形等各式窗户装饰,造型各异,风格奇特。孔祥熙宅院既有北方民居建筑特点,又有南方园林特色,造型优美,主从有致,风格独特,楼院、平房高低结合,各种形式的门。
2、曹家大院
曹家大院坐落在素有“金太谷”之称的北洗村,是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一座宅院,建筑风格独特,是我国北方近代民居建筑的珍品之一。同时院内珍藏着许多文物,被辟为三多堂博物馆。过去有一句佳话:“山西人善于经商,山西人长于理财”。确实,在明清时期,以“祁太平”为首的晋商就是中国一大商帮,曹氏家族又是太谷县的首富。从远处看,这座宅院呈“寿”字型,外观雄伟高大,形似城堡,在周围低矮民居建筑中格外醒目。这座“寿”字院是曹氏家族中一个分支的脘堂,习惯上根据多福、多寿、多子而称为“三多堂”。大院分南北两部分,东西并排着三个穿堂大院,上面连接着三座三层高楼,内套15个小院,现存房舍270多间。整座院落,院中有院,院院相连,布局严谨,其间有精湛的雕工绘画艺术,非常精美。三多堂不仅以其雄伟壮观的建筑名闻遐迩,而且有无数珍品深藏院中。在三多堂内陈列的共有四大项目。
3、美宝农业观光园
美宝农业观光园是晋商故里,最富和谐魅力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休闲旅游区---金太谷休闲旅游区之一。太谷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历史上闻名于世的“金太谷”、“小北京”、“旱码头”、“中国华尔街”,美宝生态园座落于金太谷风水宝地的凤山脚下,北汪乡境内,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园区毗邻,距太谷县城12公里。处在南山旅游区通道上,周边被几万亩果园环抱,真是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正是人间好时节。这里空气弥漫着果香,自成一统小气候,是理想的休闲、避暑、度假圣地。该生态园由美宝集团董事长郭美琴于2006年投资兴建。短短几年,彻底改变了原来荒山荒坡、杂草丛生的面貌,董事长郭美琴接手后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渠、修路、整地、打井、架线、栽树,年平均解决剩余农民50余人,人均收入15000元,投资580余万元,山庄建有“五院”“一宝”即“喜字院”、“宝葫芦院”。
4、北洸万亩生态园
北洸万亩生态园区位于有“天然氧仓”之称的太谷县北洸乡境内,坐落于嵯峨的凤山脚下,地形为半丘陵区, 地域涉及南张、北张、南洸、井神、西山底等村,总占地面积1.5万亩,是北洸乡5万亩绿色产业带的精华展区和发展大生态产业经济的一枝奇亮之葩。北洸生态园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8℃,无霜期175天,降水量462.9毫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北方高品质林果产品的最佳产区之一。园内枣果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二十万余株百年成林的新老枣树与十万余株苹果、梨、桃等北方10大类各色果树、120多个品种交错相映,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的绝佳去处。其中,红枣园区现以中国三大名枣太谷壶瓶枣、梨枣、郎枣为主栽品种,兼有葫芦枣、磨盘枣、龙须枣、冬枣等100多个观赏品种,堪称太谷红枣博物园。目前,北洸乡党委、政府充分整合园区林果资源优势,在与太原恒丰公司联合开发有机无公害红枣生产基地。
5、无边寺白塔
无边寺位于太谷县城西南隅,俗称白塔寺、南寺。寺内建有白塔,所以以塔命村名,是北周阳邑县的所在地。寺创建于西晋泰始八年(272年),北宋治平年间易名普慈寺。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建后复名无边寺。寺院座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3500平方米。寺宇前后三进院落,规模完整,布局严谨而又显疏朗。中轴线上,山门与戏台连为一体,上边是戏台,下边是砖券的巷道式山门。通过狭长的门洞,进入寺内。正中四明亭,亭四周开阔,面阔进深各三间,雕刻华丽,出檐深远。亭前放置绿色釉陶狮子一对,高2.3米。左右各建木牌坊一座。亭后筑有六角形鱼池。鱼池以北数米就是著名的白塔。白塔乎面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43.6米,每层均有出檐和平座。檐座下面都有砖雕斗拱。各层的拱券门洞都和檐外相通,并雕有假门窗。塔内第一层为小形方室,有磴道可上。二层以上塔心中空,安装有楼板和木梯,供人攀登,顶上有尊胜石幢。
6、梅苑南山滑雪场
山西梅苑南山滑雪场位于晋中市太谷县郭堡水库旁著名的梅苑山庄度假村,距太原市小店(滨河东路)高速收费站46公里,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是集滑雪、滑草、滑道、滑翔、滑水为一体的四季户外动感旅游场所。滑雪场周边峰峦叠嶂,森林茂密;蓝天、白云、碧水、群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四季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一处适宜休闲、度假、旅游的绝佳风水宝地。滑雪场所在地毗邻太长高速,距108国道20公里;由省城太原快速黄金通道沿滨河东路上太长高速行驶46公里40分钟即可抵达。交通便利,行程便捷。梅苑南山滑雪场是山西唯一的准二级滑雪场,雪场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中国人体质特点设计的初、中、高级雪道,总长度达到3000余米;中高级道相对落差167米,长度1200余米,最大坡度33%,是检验中高级滑雪者水平的理想雪道;造雪总面积106000平方米;建设有2600平方米的雪具大厅:雪场配备有奇幻魔毯、大小滑雪拖牵、专用滑圈拖牵。
7、太谷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太谷城东南,距县城十公里处的大佛山山顶,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道光二十七年相继重修。天宁寺,坐南朝北,分主院、东院、西院、南院,共计41间殿亭,占地6680平方米,整个寺院楼阁重叠、殿堂林立。 主院的主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高三层,约13.3米,木石结构,殿内供石刻如来佛一尊,高8米,仪态庄严,气质不凡,寺院因之亦称大佛院。寺院之后,有座红蓝琉璃舍利塔,高10米,八角,十层,为实心塔,塔基直径10米,高1.5米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在山西平定县城南关土垣上。据《平定州志》载:“寺林,太师蔡京书额,寺内有大悲阁,双塔东西对峙。”明、清两代均有补修。寺内建筑残坏,双塔依然如故。寺址高耸,双塔并峙,格外醒目。塔为楼阁式,平面八角形,高约30米,每层收刹甚急,轮廊形制奇异。底层四面砌有券洞,内置佛像一躯,二层以上平座甚高,外观很象七层塔。二、三层刻假门。
8、光化寺
光化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太谷县城西南7公里处的白城村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原名隆兴寺。北宋咸平二年(999年)重修后更为现名。元、明、清各代屡有修葺。现仅存建筑大雄宝殿、后殿、西配殿。大雄宝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清代所建。寺坐北朝南,大雄宝殿居寺院正中,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建筑面积250.6平方米,前、后檐明间设板门一道,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栱计心造,里拽斗栱五铺作偷心造。下昂由乳栿延伸制成。殿内梁架为彻上露明造,为四椽栿对前后乳栿用四柱。寺内存有清碑1通。门票60元开放时间30元景点位置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在城西南7公里白城镇……[详细]
9、普慈寺白塔
白塔在山西太谷县城内西南隅普慈寺内。寺址原为白塔村,北齐时徙县址于此。寺创于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原名无边寺,北宋治平年间重修,改额“普慈寺”。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续修,寺中并建塔,高耸凌空,顶有尊胜石幢,垩久而白色不减,俗称白塔。元明清各代屡经修补,光绪三十二年再次修复,称“无边寺”。塔平面八角形,七层,高43.6米,每层有出檐及平座,檐座之下皆有斗拱,各层拱券门洞与檐外相通,并雕有假门窗。塔内底层为小形方室,有磴道可上,二层以上中空,安有楼板及木梯,供人登临。 此制是唐塔中空到宋塔实心的一种过渡形式。56个出檐挑角装饰彩釉龙头,顶悬铁铃,风吹叮当有声。塔身白色,外观楼阁式,气势壮观,瑰丽精致,数十里外可见。该寺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详细]
10、安禅寺
安禅寺安禅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宋至明地址:太谷县旧城内西南隅安禅寺巷太师附小院内寺院创建年代不详,宋咸平四年(1001年)再建,元延祐三年(1317年)重修,清光绪年间再次修葺。现仅存藏经殿、后殿。藏经殿为北宋早期建筑,后殿为清代建筑。藏经殿坐北朝南,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39.24平方米,坡度平缓,出檐较深,栏额至角柱不出头。斗栱四铺作内外出华栱。各组斗栱均为隐刻栱,之上再置隐刻栱一斗三升,上为压槽枋。殿内无柱,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脊槫下有“大宋咸平四季······”题记。
太谷县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无边寺白塔
位于太谷县城南寺街10号,白塔是太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太谷有句俗语“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寺庙创建于西晋秦始八年(272年),寺院座北向南,平面长方形,南北长127米,东西宽约27米,占地面积近3500平方米。塔平面八角形,七层,高43米,为由唐塔中空到宋塔实心过渡形式的实物例证,整座寺院规模完整,布局严谨而有显疏朗,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曹家大院(三多堂)珍宝馆
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的北汪村,山西省十大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宅院为明末清初建筑,南北长98米,东西宽108米,占地为10638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整座建筑坐北向南,东西并排有三个穿堂大院,内套15个小院,共有房屋287间.大院整体建筑结构独特,融南北方建筑风格于一体,被誉为"晋商瑰宝",为晋商大院代表之一。
3、鼓楼
太谷鼓楼,位于古城十字街中心,为太谷古城之象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楼初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公元 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由当时的县令杨呈秀重建,名为“古楼”。总面积368.64平方米,楼身通高约20米,台基高约8米,现基本保持了清乾隆年间重修时的面貌,整体建筑瑰丽装饰,玲珑雅致,为市楼中的佳品。登楼眺望,远山近景,古城旧貌历历在目,是欣赏古城风貌的观赏地之一。
4、孔祥熙宅园
2000年9月对外开放,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内上观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正院、厨房院、书房院、墨庄院、西花院、东花园,均保留了清中叶的建筑风格。整座宅园座南朝北,东西宽91米,南北长69.5米,占地面积6324.5平方米,由多个横向排列的套院组成,每个套院均沿中轴线方向分割为多个四合院。园内主要陈列有孔祥熙生平及有关历史资料,还陈列有中国历史货币展、中国革命货币展、晋商运营遗物展、晋商建筑遗物展等,是一处反映晋商文化深厚内涵和近现代史的旅游景区。
5、范村镇(圆智寺)
圆智寺位于太谷县范村镇,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占地面积九千平方米,现有殿宇七十多间,为二进院,寺院历史悠久,气势宏伟,设计大胆,风格独特,寺内琉璃建筑工艺、壁画及悬塑人物,工匠独创,实乃绘画、空雕艺术珍品。
6、龟龄山庄
位于太谷县城南5公里的凤凰山东1公里坳处。这里原为酎泉寺遗址,为太谷古八景中最著名胜景之一。在太谷传统名中药中,有"升炼"而成者,历史悠久,享誉海外,其中,以“龟龄集”、“定坤丹”名胜最盛,为承先人升炼名药之传统,依靠酎泉春水这一风水宝地,特将此古之旅游胜景取名为“龟龄山庄”,拟将在这里建成集旅游、保健、康复、度假、疗养与于一体的修养胜地。
7、天宁寺(大佛山)
位于太谷县城东南8公里的惠安村南的凤翼山上,因寺内供有高约18米巨石天成的释伽牟尼坐像,当地人称为大佛山。寺院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有亭殿60余间,整体寺院座南向北,依山而建,院内清幽整洁,牡丹、翠柏、花木相间,甚为雅静既是风光优雅的旅游胜地,又是三晋大地主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梅苑山庄
梅苑山庄是山西省梅园工贸集团于1997年投资兴建的一座集住宿、餐饮、娱乐、商务洽谈、会议培训、农林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村。总面积约2万亩,其中水域面积为1500亩,共有床位500多个。
山西晋中太谷县附近有哪些地方适合骑车旅行~~
山西晋中太谷县附近适合骑车旅行的有:
1.太谷旧城的建筑骑车旅行:
县城所在地,原为白塔村。民间有"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之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始迁于此,之后筑土为城,周围5公里,高6米,四周掘护城池。明正德九年(1514),太谷城墙增高到8.3米,以砖砌门,上建重楼,城墙四角建角楼。明万历四年(1576),太谷古城改砌砖城。城基垒石1.67米,自基至堞砌砖,基宽14米,高12.5米,东、北、南为瓮城,西门为重门,瓮城上各建楼3间,角楼重加修饰,周围建警铺56座,以砖砌堞道,里侧加回垣。清代,古城虽时有修缮,但其规模与建筑基本还是明代样子。直到1930年,太谷城墙、瓮城完好,西、南、北护城河依旧。太谷古城的第二大特点是街巷整齐,宅院讲究。"太谷城是真有名,鼓楼盖在街心心",鼓楼作为太谷古城有标致性建筑,雄距古城中心,不仅蕴含有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而且客观上对古城建筑规划起着定位的作用。太谷旧城共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而以鼓楼为中心,辐射东、南、西三条大街。楼北为旧县衙,北大街与西大街中段相交。在此基础上,多数街巷横平竖直,把全城住宅划分为若干方块。使得整座古城建筑规范齐整,进退有节。
太谷旧城的建筑,商号约占三分之一,集中于东西南北四大街;民宅约占三分之二,集中于城内四隅。太谷古城住宅特色明显,普通人家的宅院大多为"三、三制",即正房、厢房、下房各为三间的四合院。而一些大户人家或临街铺面则是正房5间,厢房里七外五或里五外三的两进院、三进院。但正房多呈一面坡,俗称梯儿房。外观青砖石砌,上窗一律内启。这些四合院既有防火的作用,又有聚水聚财的寓意。都属明清北方典型的宅院。许多北京的游人说太谷的四合院,楼高墙厚,而北京的四合院低矮、窄小。究其原因是明清太谷为山西最富有的地区之一,老百姓兜里有了钱,山高皇帝远,又怕土匪盗贼,所以起房盖屋便不惜钱财,而北京地处天子脚下,那些王公大臣即便有钱,也讳于皇家规制,不敢造次,只能依例行事。
查阅《太谷县志》,我们还发现,太谷古城寺庙众多,文化深厚,直到现在,太谷城内的街道名称,除一部分是因方位、地名、姓氏以及居民的意愿而命名的外,仅以商号和寺庙命名的就有三十多条。如以商号起名的有:兴隆巷、钱市巷、钱龙巷、醉乐园巷、纯和巷、卖珠市巷、永胜巷、振兴巷等;因寺庙而取名的有:观音巷、杨庙巷、南寺街、东寺园、狐公庙巷、三官庙巷、上观巷、东岳庙巷等。据史料记载:自晋代至晚清,太谷仅城内就建有祠、庙、观等27处;建有状元、进士、举人及节孝牌坊20余处,再加上一些过街门楼,整座古城到处闪烁着浓郁的传统文化。
如今,太谷古城昔日规模宏大的城池,杨柳岸边的护城河,以及一座座入城的石拱桥、瓮城、角楼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但古城的两座标致性建筑古楼与白塔依然如故。鼓楼又称大观楼,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底层以砖为基,开四门,面向县衙,贯通东、南、西三条大街,夕阳西下,登楼四望,满城的青堂瓦舍尽收眼底,三条大街两旁的老式商铺,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历历往事。建于城南无边寺内的白塔,通体白色,塔为7级砖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高43.6米,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塔身为楼阁式空心制,塔顶为莲座瓶式喇嘛刹,塔腹空心,登塔北望,古城旧貌犹存。晚霞映照下的鼓楼,燕子环飞,令人心驰神往。
晋中旅游景点大全
1.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陕西省中部,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
2.绵山
绵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陕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
3.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胜镇,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距介休绵山4公里。
王家大院由明清京生王家修建,历经300余年,包括五巷六堡一街,总面积25万平方米。也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风景名胜区。
4.榆次古镇
榆次老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始建于隋炀帝二年(公元582年)古城旧址上,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它是一座按照中国传统规划理念和建筑风格建造的城市,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毅力的结晶,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5.曹家大院
曹家大院,又名三多堂,是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建筑。北村,位于山西省太谷县西南5公里处,毗邻108国道。太谷曹家大院博物馆共有房屋277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6.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先进文物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常家庄园
国家级旅游景区常家庄园是榆次东阳镇村常家的宅邸建筑群,素有“儒商世家”之称。建于乾隆、嘉庆年间,历经多次修缮,占地60万平方米。这里有4000多栋房子,50多栋建筑和13个小花园,建筑占了原来车王村的一半。
8.瞿家大院
有人曾说,“太行山吕梁黄土有多厚,三晋文化内涵就有多深。”从太谷往南约20公里,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古城。屈院是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传统民居建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建了40个院落,称为“屈半城”。
9.双林寺
双思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的桥头村,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1997年,作为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0.张壁城堡
张壁城堡(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集军事、居住、生产、占星、宗教活动于一体的古代袖珍“城堡”,全国罕见。
相关内容说明:
晋中是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临太行山,西临临汾河,北接省会太原,南接长治、临汾,东北与阳泉接壤,西南与吕梁接壤。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优越。东部山高坡阔,森林丰茂。晋中市总面积1639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336.56万人。
晋中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遍布全境,可开发的旅游景点约占山西省的十分之一。形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等一批省级旅游产品;晋中工业起步较早,工业基础条件较好,工业门类齐全;晋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晋商文化的摇篮;182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金融机构日升昌在这里诞生。